-
安顺民生实事项目投入稳步推进
安顺市在民生实事项目中注重招商引资协同发力,确保资金有效使用,2024年累计完成投资14.42亿元,推动27项重点工程覆盖教育、医疗和基础设施领域,增强市民福祉,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。 (一)安顺市在2024年实施了一批民生实事项目,以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,总体投资额累计达到14.42亿元。项目设计源于全市发展规划,强调聚焦群众迫切需求,涵盖义务教育体系完善、城市断头路改造、老年人及环卫工人健康关怀、创业就业扶持和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等多个维度。这体现了地方政府在统筹民生工程中的系统性和持续性,确保每个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导向,通过招标和监管机制避免资源浪费。这些举措不仅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,还带动了基层社区的积极性,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,展现出安顺在改善民生上的坚定决心。 (二)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过程中,关键领域取得稳步进展。教育层面侧重于义务教育设施的更新和扩展,例如学校教室修缮和课程资源补充,惠及中小学生群体,提升学习环境质量。医疗领域主要涉及为弱势群体提供体检服务,同时强化乡镇卫生站的建设,确保医疗资源均衡分布。在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中,断头路疏通工程显著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,提升了市民出行便捷度。创业就业项目则通过培训和政策补贴,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发展,激发创新创业动能。这些进展综合形成多维度受益网络,虽然投资数据较为稳定,但成效显现于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社区参与度增强,有效减少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。 (三)资金来源安排上,招商引资在支撑项目中起到协同作用,地方政府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,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。整体投入强调效益导向,避免盲目扩资,确保资金用于实处,例如部分项目融合了企业合作模式,增强了可持续性。投资分布显示,义务教育等十项重点工程占比较高,其余用于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领域,这反映出政策优先级分配。其社会影响表现为市民获得感提升,例如免费体检服务覆盖范围扩大,减少了健康风险;交通改善降低了物流成本。经济效益则间接促进区域产业联动,但核心目标始终指向公众满意度,没有夸大进展。 (四)民生实事项目的持续落实强化了城市治理能力,未来规划将延续现有模式,深化公共服务网络建设。地方政府计划基于反馈机制调整项目内容,例如扩展数字医疗和环保设施,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。这种以市民需求为驱动的长效机制,有利于招商引资环境优化,吸引更多外部投资。展望后续,安顺将保持民生工程的透明度和问责制,确保每一分资金都发挥最大价值,推动城市迈向更高水平发展。
2025-07-01
-
普定经开区循环经济驱动工业升级新格局
普定县经济开发区自2011年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,始终强化招商引资战略,通过吸引企业投资、整合产业链资源,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,显著提升了工业质量和效率。该区聚焦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化、集约化、绿色化发展格局,为工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。 (一)基础设施完善驱动招商引资成效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经济开发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。标准厂房、道路网和公租房等配套齐全,电力、通讯等设施实现全面覆盖,为招商引资提供了坚实支撑。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,吸引了一批企业入驻,例如新能源装备制造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,形成产业集聚效应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,还增强了区域竞争力,促进工业向绿色化、智能化方向转型。 (二)循环经济模式引领产业绿色发展 在普定县经济开发区,循环经济作为核心发展战略,通过资源高效利用和废物减排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。推行工业闭路循环,如新材料产业链的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体系,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升资源效率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作用凸显,通过创新技术应用,加速了产业绿色化改造。这一模式响应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,推动传统工业向低排放、高附加值方向演进,强化了区域工业的韧性和竞争力。 (三)提质增效成效巩固工业发展成果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经济开发区的循环经济实践,带来工业质效同步提升。产业升级表现为产出效率增强和环境负荷减轻,形成节能环保、高附加值产品链。集群化、集约化发展模式优化了产业布局,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。工业提质增效不仅巩固了开发区作为工业聚集地的地位,还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,体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持续推进和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2025-06-30
-
安顺市召开重点服务业推进会 助推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
为加快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,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,充分发挥营利性服务业对GDP核算的重要支撑作用,安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安顺市统计局于2021年召开全市重点(营利性)服务业工作推进会议。会议聚焦当前服务业发展态势,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效,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,强调通过强化政策引导、优化服务保障、深化招商引资等举措,推动重点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。 (一)总结阶段发展成效,精准分析当前态势 会议首先通报了2021年1-9月重点服务业完成情况及1-10月服务业月度入库情况,系统梳理了全市营利性服务业在产业规模、行业结构、企业培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。会议指出,2021年以来,安顺市重点服务业保持稳步发展态势,部分行业呈现增速回升、结构优化的良好局面,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积极支撑。同时,会议也客观分析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短板,如部分企业经营活力不足、行业发展不均衡、入库纳统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,为后续工作找准了发力方向。 (二)聚焦关键环节,强化统计与服务保障 围绕年度入库工作,会议对相关注意事项和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。强调要严格按照统计制度规范,加强对企业入库材料的审核把关,确保数据真实准确、应统尽统,全面反映服务业发展实际成效。会议提出,各相关部门需加强协同配合,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形成工作合力:统计部门要做好业务指导和培训,提升基层统计人员专业能力;发改部门要强化政策衔接,推动惠企政策精准落地;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对接企业,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,为企业入库纳统创造有利条件。通过多部门联动,切实提升服务效能,为服务业企业发展保驾护航。 (三)锚定高质量发展,谋划长远提升路径 会议明确,推动重点服务业提质增效是安顺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下一步,安顺市将围绕以下方面发力:一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,聚焦现代物流、科技服务、商务服务、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,培育壮大龙头企业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;二是深化招商引资,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,精准对接符合安顺市发展定位的服务业项目,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,增强产业发展后劲;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,鼓励服务业企业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创新服务模式、拓展应用场景,提升核心竞争力;四是加强要素保障,在用地、融资、人才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,营造良好营商环境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推动营利性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,为安顺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2025-06-30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